分卷阅读118
书迷正在阅读:由简入深、哥哥一开始是我男朋友、来当人渣啊、鹌鹑与玫瑰、前尘、途雨又逢春、意外掉马、Dance in chains、七十年代金凤凰、走近不科学
浴也就几天的功夫,两人忍忍就过去了。悠扬的编钟开始奏鸣,赵燕歌天不亮就起身穿戴礼服和给头发束冠,满朝文武立于台阶之上,呈阶梯状从低到高排列着,另一边,公孙起身穿皇后礼服,夫妻两人汇合,携手一同踏上高高的祭坛。钟声好似从云端飘下一般,就如同祭坛的阶梯,望不到尽头,等赵燕歌和公孙起两人踏上最后一层台阶,天边红光乍现,一轮红日快速的从云层中跃了出来。祭祀开始,再无一丝嘈杂之音,伴随着编钟奏曲,气氛变得庄严肃穆。左相踏上几步台阶来到祭坛上,大声诵读祭文。祭文毕,祭祀所用的三牲被人抬上来,还有玉器绵帛等多种华贵物品,最后被端上来的就是五谷,只是今年又多加了玉米和棉花等东西。它们的前面就是桌具,桌具上面摆香案,立牌位,帝后开始上香祷告。秦三世现在还活蹦乱跳的,桌具上面自然没有他的牌位,有赵燕歌这个当儿子的代劳,他回不回来影响并不大。事实上赵燕歌这套流程已经走了三次,从他登基后祭祖一事就是由他全权负责的。帝王祭祖既是家事,也是国事,每个步骤都不能出现失误,要不然会不吉利,也会预示明年可能会诸事不顺利。一整套流程下来,太阳已经来到头顶上,不少人腹中已经饥肠辘辘,赵燕歌和公孙起也不例外。待礼毕,帝后转入殿后,左相宣布祭祀结束,文武百官们一直紧绷的身体放松,接着鱼贯下了台阶。高高的祭坛上面只有几间宽敞的建筑物,里面陈列着大秦的各位祖先,香烛供奉从不间断。这样的地方自然是没有卧室和厨房的,转到殿后,赵燕歌帮公孙起把皇后玉冠摘下,让不时常佩戴重物,没有磨炼出来的公孙起松了一口气。站了大半天,两人活动了一番筋骨后才下祭坛,等回到别院,两人就把身上繁琐厚重的礼服一脱,只身着里衣的躺在了床上。公孙起把玩着赵燕歌道头发,问要不要给他换一个发型。男人的发型几乎都千篇一律,又不能像女孩子一样佩戴珠钗首饰,联想到他之前给公孙起描眉一事,赵燕歌自然是拒绝的。“你的头发发质很好,不好好打扮一番实在是可惜了。”公孙起道。“打扮?我拒绝女式发型,还有女装。”眼看公孙起眼中神色越来越危险,赵燕歌连忙下床,用准备吃的借口及时逃离虎口。“我可没说让你女装,那是你自己想的。”公孙起道。不过古代的男女装束除了款式不一样,不也算是另类的裙装么。没一会饭送进来,夫妻两人用过之后就准备回宫。“陛下,下面最近收上来了很多活兔子,是否要发放下去,让百姓们负责喂养?”龙熠进来禀报道。“不用了,马上就要过冬了,就先把它们安置在玻璃大棚内,等明年开春了再说吧,对了,记得给兔子们准备好笼子。”赵燕歌道。兔子并不是群居物种,一个笼子里面最多只能一公一母,要不然性别相同的兔子会互相打架并进行厮杀,直到一方死亡为止才会停下。别以为兔子外表软萌就以为它们性格温顺,尤其是在野外能生存下来的兔子们,不管公母都是很彪悍的。没有驯化的兔子一个不注意就会咬伤人的手,是以除了日常投喂,宫人们基本都不会近它们的身。就在这样的氛围中,秋季悄然离去,咸阳城开始迎来了冬天。大秦施工队,工人们拿着工钱,红着眼睛,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他们修建好的最后一段路,冬天来了,工程停工数月,他们也能趁这个机会回家陪陪家人,手里有钱了,今年怎么都得买点rou回家不是。因为工人的人数众多,众人回家的方向有不少同乡和邻乡的一起同行,有的离家远的,已经开始了加快赶路,想赶紧回到家,有离家近一点的,和同乡们说着笑着也踏上了归途。就在修路附近的工人们则把剩下的工具带回自己的家中放好,等明年大家都回来了,会延着这段路继续开工。“阿嚏。”“这天气可真是越来越冷了啊。”回家途中的工人们不由紧了紧身上的衣服道。“可不是,还好我们冬天不开工,要不然就身上这件衣服,怎么可能挡得住风雪。”他们基本一身单衣,有的人身上衣服就是有夹层,里面填充的也是绒草和棉絮,也暖和不到哪去。身上没有足够保暖的衣服,到了冬天难免会四肢冰冷动作僵硬,干活不如春夏秋来的麻利。眼看着风雪将至,工人们纷纷加快了赶路的速度,争取在天气彻底冷下来之前赶回家里面。“阿嚏。”聂粮狠狠的打了一个喷嚏,问道,“东西都收拾好了么?”“回大人,东西已经都收拾好了,我们随时可以出发回咸阳了。”下面的回禀道。就在数天前,打井人们已经各自归家,他们这批负责善后的人则留下收拾着东西,除了必要带走的工具,像剩余不多的水泥原材料,聂粮直接留给了村民们减轻车上的负担。所有东西都收拾妥当后,众人正准备离开,然后就看见村民们连忙出来相送,并感激的为他们奉上烙饼和储藏起来的野菜。这聂粮哪里敢要,要知道百姓们可不同他的身份能够衣食无忧,这些粮食百姓们送出一些就少吃上一些,冬天没有足够的食物,他们难免要饿肚子,聂粮连忙推却,道,“诸位的感激我已经收到了,只是这些东西是万万不能收的,冬天本就不易,我们并不缺少吃的,诸位还都请回吧。”“可是大人们,我们只能用这些东西来回报你们对我们的活命之恩啊,你们不收下,我们心难安啊。”村长说道,大人们为他们彻底解决了今后用水的难题,让他们以后遇上干旱也能安稳度过,这种大恩大德,他们只能拿出点吃的东西做感激已经很不好意思了,要是再不收下,他们心里只会更加羞愧。“你们不用这样,你们都是大秦的子民,我奉陛下的命令前来北方地区打井,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,如果真的想感激,那明年就让这片土地丰收吧,这比送吃食更能让我们心满意足。”聂粮道。“这是肯定的,有了那么多井还有蓄水池,我们这里地处平原,明年一定会丰收的。”村长不由自信道。“我们平时也会勤加捉虫,不会再让蝗虫们有再来的机会。”众人依依惜别,直到看不见村民的身影后,聂粮才放下帘子。尽管打井的队伍已经解散,聂粮也已经回咸阳复命,可是他们的事迹却一直都在那些被打过井的北方区域广为流传